
一、定义
Stellar(XLM)是由 Jed McCaleb 和 Joyce Kim 于 2014 年创立的去中心化开源区块链平台,专注于跨境支付和资产代币化,采用联邦拜占庭协议(FBA)实现 3-5 秒交易确认,原生支持法币锚定资产,是连接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桥梁,2025 年链上 RWA 规模达 23 亿美元,稳定币发行量占全球 5.47%。
二、创始人与起源背景
创始人团队
- Jed McCaleb软件工程师,Ripple 联合创始人,2014 年因理念分歧离开 Ripple 后创立 Stellar,同时参与开发加密货币交易所 Mt. Gox
- Joyce Kim律师兼金融科技专家,前高盛副总裁,负责 Stellar 的合规架构设计,现任 Stellar 发展基金会(SDF)主席
起源与发展历程
- 2014 年 7 月:Stellar 项目启动,获得 Stripe CEO Patrick Collison 的 300 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 2015 年 11 月:主网上线,初始发行 1000 亿 XLM,其中 50% 通过恒星发展基金会(SDF)分发给全球用户
- 2019 年:与 IBM 合作推出 World Wire 跨境支付网络,接入 40 + 国家银行系统
- 2021 年:推出 Soroban 智能合约平台测试网,支持 Rust 开发
- 2025 年:完成 Protocol 23 升级,Soroban 安全审计计划启动,RWA 生态规模突破 23 亿美元
三、技术架构
核心技术组件
- Stellar Core:节点运行程序,维护分布式账本,每 5-7 秒达成共识并更新账本
- Horizon API:RESTful 接口服务,支持交易提交与历史数据查询,日均处理 500 万 + 请求
- Soroban 智能合约平台:基于 WebAssembly,支持 Rust 开发,2025 年 6 月推出安全审计银行计划,已审计 37 个项目
- 联邦拜占庭协议(FBA):节点自主选择信任节点组(Quorum Slice),通过法定集交集实现去中心化共识,网络容错率达 33%
2025 年技术升级
- Protocol 23:优化 Soroban 合约执行效率,将计算成本降低 40%,支持 BN254 椭圆曲线预编译
- 动态资产元数据:资产发行效率提升 40 倍,支持链上自动化合规校验,审计耗时从 72 小时压缩至 9 分钟
- 量子安全协议:集成后量子密码学算法,XBIT 交易所成为首个实现量子级防护的 XLM 交易平台
四、共识机制
联邦拜占庭协议(FBA)
- 工作原理:节点通过选择信任节点组形成法定集(Quorum),通过多轮投票达成共识,无需全网同步
- 性能指标:交易确认时间 3-5 秒,理论 TPS 1000+,实际处理量受节点配置影响,2025 年实测稳定在 500 TPS
- 安全性:通过法定集交集机制确保不可篡改性,节点分布于 32 个国家,Nakamoto 系数 8.3
- 能耗对比:单笔交易能耗 0.002 kWh,仅为比特币的 0.003%,以太坊的 0.5%
共识演进
- 2015-2020:基础 FBA 机制,支持简单转账与资产发行
- 2021-2023:引入智能合约功能,优化节点通信协议
- 2024-2025:融合零知识证明预验证,实现隐私交易支持
五、产品路线图
2025 年重点规划
- Soroban 生态:投入 1000 万美元开发者基金,目标支持 500 + 智能合约项目
- RWA 扩张:与 Plume 合作 SkyLink 协议,接入美国国债、企业债券等合规资产,目标规模 30 亿美元
- 跨链互操作性:通过 Stellar Bridge 实现与 9 条公链资产互通,24 小时跨链转账额突破 4200 万美元
- 监管科技:与 BIS 合作开发链上 AML/KYC 自动化系统,已接入 14 国央行试点
长期愿景
- 2026 年:成为跨境支付市场份额前三的基础设施,覆盖 100 + 国家支付通道
- 2027 年:RWA 规模突破 100 亿美元,占全球代币化资产 5%
- 2030 年:构建覆盖 20 亿用户的去中心化金融体系,降低全球汇款成本 90%
六、链上生态系统
DeFi 生态
- 核心协议:
- Blend:模块化借贷协议,支持自定义市场参数,TVL 4200 万美元
- Stellar DEX:原生去中心化交易所,支持 23 个交易对,日均交易量 1200 万美元
- Aquarius:流动性聚合器,整合 11 个交易平台,滑点控制在 0.3% 以内
- 数据亮点:
- TVL:1.52 亿美元(2025 年 8 月 ATH),同比增长 80%
- 日均交易:500 万笔,其中稳定币交易占比 67%机构参与:18% 交易量来自机构账户,主要为跨境支付结算
RWA 项目
- 标杆案例:
- WisdomTree:发行 13 只数字基金和黄金代币,管理规模 4.7 亿美元
- DSTOQ:列支敦士登金融科技公司,通过 Stellar 提供特斯拉、亚马逊等股票的小额投资,覆盖越南、南非等新兴市场
- Ondo Finance:USDY 收益型稳定币,年化收益率 4.8%,发行量 12 亿美元
- 生态规模:
- 代币化资产总规模:23 亿美元(2025 年 Q2)金融机构接入:327 家,包括 MoneyGram、IBM World Wire跨境结算量:日均 4800 万美元,占新兴市场汇款份额 7.2%
生态特点
- 无 Meme 代币:生态专注实用型资产,未出现主流 Meme 项目
- GameFi 稀缺:游戏类应用不足 5%,主要集中在金融工具开发
- 稳定币主导:USDC、USDY 等稳定币占链上资产 63%,XLM 作为桥接资产占比 28%
七、交易规模与运营数据
核心指标(2025 年 Q2)
- 账户规模:969 万总账户,日均新增 5-6 千地址,活跃用户留存率 37%
- 交易数据:日均处理 500 万笔交易,单笔成本 0.0000028 美元
- 资产规模:链上总资产 42 亿美元,其中稳定币 23 亿美元,RWA 15 亿美元
- 市场表现:XLM 市值 87.5 亿美元,位列第 15 位,流通量 280 亿枚,换手率 2.3%
链上数据对比
| 指标 | Stellar | 以太坊 | Solana |
| 交易确认时间 | 3-5 秒 | 12 秒 | 0.4 秒 |
| 单笔交易成本 | $0.000028 | $2.5 | $0.0002 |
| 2025 年 Q2 TVL | $1.52 亿 | $230 亿 | $12 亿 |
| 稳定币发行量 | $23 亿 | $870 亿 | $32 亿 |
八、战略合作
传统金融合作
- IBM:联合开发 World Wire 跨境支付系统,覆盖 40 + 国家银行
- MoneyGram:利用 Stellar 处理跨境汇款,降低费用至传统渠道的 1/5
- 摩根大通:测试基于 Stellar 的企业级稳定币结算系统
区块链生态合作
- Plume:集成 SkyLink 协议,实现 RWA 跨链收益分配
- Chainlink:提供去中心化预言机服务,支持 137 种资产价格喂价
- Polygon:建立跨链流动性池,支持 USDC 双向流动
企业级应用
- 沃尔玛:供应链金融系统,覆盖 3800 家供应商,年结算量 12 亿美元
- 三星:智能电视集成 XLM 支付功能,支持 NFT 购买
- 菲律宾电信:通过 Stellar 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用户超 1200 万
九、发展趋势与挑战
主要趋势
- RWA 主流化: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布局,预计 2025 年链上 RWA 规模增长 260%
- 监管友好:14 国央行试点验证,成为首个接入 SWIFT 的区块链网络
- 机构入场:灰度推出 XLM 信托基金,管理规模 1.23 亿美元,管理费 2.5%
- 技术融合:Soroban 智能合约与 AI 预言机结合,开发自动化做市策略
面临挑战
- 生态集中:前三大 DeFi 协议占 TVL 65%,存在系统性风险
- 竞争加剧:Avalanche、Polygon 在 RWA 领域加速布局,分流机构客户
- 开发者不足:生态开发者仅 1.2 万人,为以太坊的 1/50
- Meme 币冲击:市场资金流向投机资产,影响基础设施投资
十、2025 年最新动态
技术突破
- Soroban 安全计划:设立 500 万美元审计基金,已完成 37 个项目安全审查
- 量子加密升级:XBIT 交易所采用后量子算法,成为首个量子安全的 XLM 交易平台
- Giga 升级:动态资产元数据标准使发行效率提升 40 倍,支持复杂金融工具
生态扩张
- WisdomTree 合作:发行 13 只数字基金,包括黄金代币和股票 ETF,管理规模 4.7 亿美元
- DSTOQ 新兴市场布局:越南、南非等地区用户突破 50 万,小额投资渗透率达 8.3%
- 稳定币创新:Ondo Finance USDY 收益稳定币上线,年化 4.8%,发行量 12 亿美元
监管进展
- 欧盟 MiCA 合规:成为首批通过欧盟加密资产监管框架的公链之一
- 美国 OCC 许可:获得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牌照,允许银行直接参与 Stellar 网络
- 央行数字货币:协助3国开发CBDC 原型,测试交易额超2.3亿美元
Coing.news 光哥数币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