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bra(后更名为Diem)是Facebook(现Meta)于2019年6月提出的全球稳定币项目,旨在建立”简单的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该项目原计划通过锚定一篮子法币的稳定币系统,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低成本跨境支付服务。然而,在经历监管围剿、合作伙伴退出、项目定位调整等一系列波折后,Diem协会于2022年1月宣布将资产出售给Silvergate银行,项目正式终止。
失败原因深度分析
一、监管阻力:货币主权与金融稳定的双重挑战
- 全球监管协同围剿
- -美国政府将Libra视为对美元霸权的威胁,财政部长姆努钦直言其”可能被洗钱者和恐怖分子滥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需解决”隐私、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等核心关切-欧盟多国明确反对,法国财长勒梅尔表示”货币权力属于国家主权,不应由私人实体掌握”,德国与法国联合声明抵制Libra在欧洲推行-中国央行指出Libra”必须置于货币当局监管之下”,担心其对货币政策执行和资本流动管理构成挑战
- 监管策略失误
- 项目初期选择注册在瑞士,引发美国监管机构不满,认为其试图规避本土监管-未能充分预判监管反应,白皮书发布后仅4个月内就面临美国国会三场听证会,被迫一再调整合规策略-2021年试图通过与Silvergate银行合作发行美元稳定币,但仍遭美联储否决,前Diem负责人David Marcus透露美国财长耶伦曾警告批准该项目将是”政治自杀”
二、治理缺陷:中心化控制与信任危机
- 控制权结构矛盾
- -尽管声称去中心化治理,但Meta始终占据Libra协会三分之一股份,形成事实控制地位-初始28家创始成员中,支付巨头PayPal、Visa、Mastercard等相继退出,导致治理架构崩塌-协会补充新成员至26家后,仍无法摆脱Meta主导的印象,加剧监管对”私人货币垄断”的担忧
- 信任基础薄弱
- -Facebook 2018年剑桥分析数据丑闻余波未平,公众质疑其处理金融数据的能力和动机-项目设计中未能有效隔离社交数据与金融交易数据,引发隐私保护担忧-监管机构认为Libra可能利用24亿用户网络形成支付垄断,阻碍市场竞争
三、战略摇摆:定位反复与资源耗散
- 产品定位不断退缩
- Libra 1.0(2019)雄心勃勃提出超主权货币愿景,锚定一篮子货币(美元50%、欧元18%、日元14%等)
- Libra 2.0(2020)放弃向无许可公链过渡计划,增加单一货币稳定币选项,强调”支付系统”定位而非货币
- Diem时期(2021)彻底放弃多币种计划,仅保留美元稳定币,试图以”美元数字形式”获取监管认可
- 资源投入与收益失衡
- -项目开发三年间投入超过1亿美元,却未能产生任何收入-核心团队持续流失,包括联合创始人Morgan Beller、产品负责人Simon Morris等关键成员相继离职-2022年最终以2亿美元低价出售知识产权,远低于开发成本
四、市场环境:时机与竞争格局不利
- 稳定币市场变化
- -2020年后USDC、BUSD等合规稳定币崛起,抢占市场份额-央行数字货币(CBDC)加速发展,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启动,削弱Libra先发优势-全球加密市场波动加剧,监管机构对稳定币采取更严格态度
- 合作伙伴利益冲突
- -支付机构担心Libra与其核心业务形成竞争,Visa、Mastercard等更倾向于发展自有区块链解决方案-电商平台eBay退出原因是”专注于托管付款体验”,反映出对去中心化支付系统的商业疑虑-金融机构担心参与Libra会影响与监管机构的关系,选择规避风险
关键教训总结
一、监管沟通的战略意义
- 早期介入与持续对话
- -金融创新必须将监管沟通置于优先地位,而非事后应对-应建立常态化监管对话机制,避免政策风险累积-案例:后续Ripple通过积极游说美国国会,成功在部分司法管辖区获得监管认可
- 地域策略调整
- -避免监管套利观感,核心业务应与主要市场监管框架对齐-可考虑分阶段落地策略,先在监管友好地区验证模式
二、治理架构的设计原则
- 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
- -确保控制权分散,避免单一实体主导-引入中立第三方机构参与治理,增强公信力-案例:Avalanche等公链通过基金会模式实现更均衡治理
- 利益相关方平衡
- -支付机构、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角色需明确权责划分-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长期投入
三、产品定位的精准把握
- 价值主张聚焦
- -避免同时挑战货币主权和支付体系,可从垂直场景切入-明确产品边界,与现有金融体系互补而非替代-案例:Circle聚焦美元稳定币基础设施,获得监管认可
- 渐进式发展路径
- -从单一法币稳定币起步,逐步扩展功能-先解决具体痛点(如跨境支付成本高),再扩展愿景
四、信任基础的构建
- 独立运营与数据隔离
- -金融业务与社交数据严格隔离,建立独立品牌和运营实体-强化合规基础设施,满足KYC/AML要求
- 透明度建设
- -储备资产托管和审计流程公开可验证-定期发布透明度报告,增强市场信心
行业影响与启示
Libra的失败加速了三个重要趋势: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建立(如欧盟MiCA法案)、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提速、以及私营部门加密项目与监管机构的互动模式转变。其教训表明,任何涉及货币职能的创新都必须在监管框架内推进,平衡创新愿景与现实约束。
对于后续从业者,Libra案例提供了宝贵参考:在金融创新中,监管合规不是障碍而是基础,信任构建需要长期投入,而清晰的价值定位和务实的推进策略,比宏大愿景更为重要。
#Libra#Facebook#Meta#稳定币#区块链#全球支付#欧盟Mica
Coing.news 光哥数币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