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Coinbase

【光哥数币】WLFI代币Solana链上推出深度解析:政治叙事与生态野心

引言:特朗普背书的Solana新玩家

2025年8月,当WLFI稳定币USD1登陆Solana网络时,加密社区陷入两极分化——支持者将其视为”政治加密融合的里程碑”,批评者则称之为”名人背书的MEME币”。作为特朗普家族公开支持的DeFi项目,WLFI选择Solana作为多链战略的关键一环,不仅看中其技术特性,更试图借助Solana的Meme币生态(如BONK)扩大用户基础。

本文将从项目背景、技术适配、代币模型、市场表现四个维度,剖析WLFI在Solana链上推出的战略意图与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全景视角。

一、项目背景:政治叙事与团队争议

特朗普家族的”合规绑定”

WLFI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特朗普品牌,但法律结构设计极为微妙:

  • 官方角色:特朗普家族成员仅担任”非管理性”大使职位,通过关联实体DT Marks DEFI LLC持有38%项目股份及225亿枚WLFI(占总供应量22.5%),享有75%协议净收入分成。
  • 风险隔离:官网底部小字明确声明:”特朗普家族非项目管理人员”,试图规避监管风险,但SEC仍可能将其认定为”未注册证券发行”。

这种”既关联又切割”的策略,与特朗普集团的房地产许可模式如出一辙——借品牌获利却不承担运营责任。

团队背景的技术隐患

核心开发团队呈现”两极分化”特征:

  • 优势:技术顾问包括稳定币先驱Paxos创始人Rich Teo、DeFi平台Dolomite联合创始人Corey Caplan,具备传统金融和加密技术双重背景。
  • 隐患:执行团队主要来自2024年遭黑客攻击的Dough Finance,当时因智能合约漏洞损失200万美元,安全记录存疑。

这种”明星顾问+问题团队”的组合,为项目技术稳定性埋下隐患。

二、Solana链上部署:技术适配与生态整合

多链战略的关键落子

WLFI选择Solana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明确的战略考量:

  • 技术适配:Solana的高吞吐量(50,000 TPS)和低Gas费(0.0001美元/笔),完美适配稳定币USD1的高频转账需求,链上确认时间约1秒,优于以太坊(15秒)和BSC(3秒)。
  • 生态互补:Solana缺乏政治关联项目,WLFI可填补空白;同时借助Solana的Meme币社区(如BONK.fun),触达年轻投资者,USD1已成为BONK Launchpad的官方稳定币。

具体部署进展

2025年8月上线Solana后,WLFI快速完成生态整合:

  • 流动性层:通过Raydium上线USD1-SOL、USD1-USDC交易对,做市商Jump Trading提供初始流动性1000万美元。
  • 应用层:集成Kamino Finance(借贷)、Orca(AMM),用户可抵押USD1借贷SOL,年化利率5.2%。
  • 数据表现:上线首周交易额达3亿美元,USD1在Solana稳定币市值占比升至8%,成为除USDC、USDT外的第三大稳定币。

三、代币经济模型:高估值与解锁风险

供应结构与解锁压力

WLFI总供应量1000亿枚,分配机制暗藏玄机:

  • 团队与顾问:225亿枚(22.5%),锁仓至2026年3月,解锁后可能引发抛售潮。
  • 早期投资者:50亿枚(5%),成本0.015-0.05美元,9月1日解锁20%(10亿枚),按上市价0.3美元计算,潜在抛压3亿美元。
  • 社区激励:725亿枚(72.5%),通过流动性挖矿和治理奖励释放,稀释压力长期存在。

这种”少量流通+大量锁仓”的设计,短期内制造稀缺性推高价格,但2026年全面解锁后将面临巨大抛压。

估值泡沫的市场对比

按上市前期货价格0.3美元计算,WLFI完全稀释估值(FDV)达400亿美元,与Solana生态主要项目对比:

  • SOL(Solana原生代币):市值1034亿美元,FDV 1200亿美元,支撑其估值的是整个生态基础设施价值。
  • RAY(Raydium):市值8.9亿美元,FDV 12亿美元,作为Solana头部AMM,实际 utility 远高于WLFI。

WLFI的估值是RAY的33倍,却缺乏同等的技术壁垒和生态贡献,纯粹依赖政治叙事支撑,泡沫风险显著。

三、市场表现与投资风险

上市初期的流动性陷阱

9月1日上线后的市场表现呈现”量价背离”特征:

  • 表面热度:Coinbase、币安等主流交易所同步上线,首日现货交易量1.2亿美元,期货溢价达50%,营造繁荣假象。
  • 实际深度:0.1%滑点对应订单仅100万美元,远低于SOL(1000万美元)和RAY(500万美元),大额交易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

这种”高交易量+低深度”的组合,典型特征是做市商控盘,散户追涨易被套牢。

三大核心风险预警

  1. 监管风险:特朗普家族同时推动加密监管政策,存在”运动员兼裁判”的利益冲突,SEC可能以”未注册证券”调查WLFI。
  2. 技术风险:历史团队项目Dough Finance曾因合约漏洞被黑,虽当前审计无虞,但安全隐患未完全消除。
  3. 叙事风险:政治关联代币高度依赖特朗普个人影响力,2025年美国大选后若政治风向转变,估值支撑将崩塌。

四、结论:投机工具而非投资标的

WLFI在Solana链上的推出,本质是政治IP与加密技术结合的营销案例——借助特朗普品牌快速吸引流量,利用Solana技术特性实现低成本交易,但缺乏可持续的价值支撑。

  • 短期机会:上市后或因名人效应冲高至0.5美元,但需警惕期货套利盘砸盘。
  • 长期谨慎:建议投资者将其视为纯粹的投机工具,严格设置止损(如跌破0.15美元止损),仓位不超过加密资产的1%。

Solana生态的真正价值在于基础设施和创新应用,而非政治背书的MEME币。投资者应聚焦SOL、RAY等技术驱动型代币,远离纯粹依赖名人效应的投机标的。

正如加密市场的历史反复证明:当潮水退去,只有真正创造价值的项目才能存活,而政治叙事终将成为过眼云烟。


Coing.news•光哥数币•中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Coinbase的焦虑与交易所黄金时代的终局

引言:当加密原生遇上华尔街

2025年8月的一个深夜,Coinbase旧金山总部灯火通明。衍生品团队正在紧急修复Deribit系统的整合漏洞——这笔29亿美元的收购已经滞后交付30天,客户流失率攀升至15%。与此同时,FTX 2.0的新加坡团队刚刚结束”996冲刺周”,将新产品上线时间压缩至创纪录的45天。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本质是效率革命对传统金融的降维打击。当Coinbase还在为SEC的第3起诉讼焦头烂额时,加密原生交易所正用”996+远程办公”的模式疯狂迭代产品。本文将解剖Coinbase的战略焦虑,揭示交易所黄金时代终结的深层逻辑。

一、Coinbase的中年危机:增长停滞与转型困局

用户流失的致命信号

在纽约曼哈顿的一间办公室,对冲基金经理马克正在转移资产。”Coinbase的期权手续费比Deribit高30%,API响应速度慢2秒,”他滑动着屏幕,”我们已经把80%的衍生品交易转到币安美国了。”

这不是个例。Coinbase 2025年Q2数据暴露严峻现实:

  • 零售用户:月活1400万,同比下降8%,被Robinhood Crypto(年轻用户占比60%)和FTX 2.0(零佣金)分流严重
  • 机构客户:占比仅12%,远低于25%的目标。灰度等大客户将30%资产转至Coinbase竞争对手
  • 地域失衡:美国用户占比70%,海外拓展缓慢,错失东南亚和拉美增长红利

营收结构的致命伤

Coinbase的财务报表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交易所的集体困境:

  • 佣金依赖:交易佣金占比75%,而行业平均已降至50%以下。2025年Q2因零佣金竞争,现货佣金率从0.1%被迫降至0.05%
  • 衍生品短板:衍生品收入仅8%(行业平均25%),尽管2025年Q2交易量同比增长40%,但基数仍低
  • 新业务乏力:NFT市场交易额从峰值1.2亿美元跌至2000万美元,用户留存率仅18%;托管业务增长15%但费率被压缩至0.05%

在伦敦的一间咖啡馆,Coinbase前产品经理艾米丽回忆:”我们花6个月开发的NFT市场,上线后发现用户需要的是Solana那样的0.001美元Gas费和秒级确认,而不是华尔街式的合规流程。”

二、996效率革命:加密原生交易所的降维打击

工作模式的代际差

FTX 2.0的新加坡办公室里,墙上贴着”45天交付”的红色标语。这个由前币安和Alameda员工组成的团队,正用”996+远程办公”模式重新定义交易所效率:

  • 人均产出:FTX 2.0员工人均创造收入是Coinbase的2.3倍,产品迭代速度快3倍
  • 决策链条:从产品立项到上线平均仅需45天,而Coinbase需经过9层审批,耗时3个月
  • 人才争夺:用”年薪50万美元+代币期权”组合挖角Coinbase核心团队,衍生品和合规人才缺口迫使Coinbase将工程师薪资提高至行业平均1.5倍

产品创新的闪电战

加密原生交易所的创新速度让传统玩家措手不及:

  • 零佣金策略:FTX 2.0推出零佣金现货交易,2025年Q2交易量超越Coinbase 15%,迫使Coinbase跟进但利润率压缩至18%
  • 混合保证金:币安美国允许用任意资产作为保证金,而Coinbase仍限制为USD/USDC,用户体验差距明显
  • 24/7期货:币安美国成为首家提供全天候受监管期货的交易所,而Coinbase同类产品滞后6个月,错失市场窗口

在香港的一间共享办公空间,币安美国产品负责人杰森展示着监控屏:”我们的系统每15分钟更新一次做市商报价,而Coinbase还是小时级。当市场波动时,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

三、黄金时代的终结:交易所行业的结构性变革

佣金战的终局

加密交易所的佣金战已经进入”零和博弈”阶段:

  • 价格底线:现货交易佣金从2020年的0.2%降至2025年的0.05%,部分平台甚至出现负佣金(靠返佣吸引流量)
  • 利润压缩:头部交易所平均利润率从2021年的45%降至2025年的18%,Coinbase更是降至12%
  • 生存空间:中小型交易所加速退出,2025年已有30%的平台停止运营,市场集中度CR5升至75%

DeFi的替代威胁

Uniswap的办公室里,工程师们正在庆祝日交易量突破15亿美元——这相当于Coinbase的20%。DeFi正在蚕食传统交易所的领地:

  • 用户迁移:18-35岁用户中,35%的交易通过DeFi完成,尤其在Gas费较低的Layer2和Solana生态
  • 流动性聚合:1inch等聚合器整合50+交易所流动性,价差较单一平台缩小60%
  • 无许可创新:新币种上线Uniswap仅需5分钟,而Coinbase审核平均需3周,错失Meme币热潮

监管的双刃剑

Coinbase的合规团队正加班加点应对SEC的最新传票。监管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 合规成本:Coinbase 2025年合规支出同比增加40%,法律费用达1.2亿美元,占营收的8%
  • 业务限制:美国用户无法交易大部分Altcoin,而离岸平台通过”监管套利”吸引客户,形成不公平竞争
  • 创新窒息:新产品上线前需通过SEC”无异议函”,流程长达6个月,错失市场机遇

四、Coinbase的求生之路:转型与突围

收购Deribit:豪赌衍生品

2025年8月,Coinbase以29亿美元收购Deribit的消息震惊行业。这笔交易的战略意图明显:

  • 期权市场:Deribit是全球最大加密期权平台,2024年交易量1万亿美元,拥有”忠诚的机构客户群”
  • 技术补位:Coinbase衍生品技术落后,Deribit的清算引擎和做市商网络是关键资产
  • 收入多元化:目标将衍生品收入占比从8%提升至20%,降低对现货交易的依赖

但整合挑战重重。伦敦一位Deribit前员工透露:”Coinbase的合规流程正在杀死我们的敏捷性。一个简单的API更新现在需要7个部门签字,而以前只需产品和风控点头。”

万物交易所:上链野心

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在X上宣布:”所有资产将不可避免地移到链上,我们希望在一个地方拥有你想要交易的一切。”这一战略的核心是:

  • 代币化股票:6月推出特斯拉、苹果等股票的代币化交易试点,但美国用户参与度不足预期的10%
  • 跨资产交易:计划整合加密货币、股票、衍生品、预测市场,打造”金融超市”
  • 链上结算:所有交易在Base链完成,降低结算风险,但Gas费仍高于Solana

在新加坡的一场行业会议上,Armstrong承认:”我们可能低估了传统金融的惯性。用户习惯了股票在券商、加密在交易所的割裂状态,改变需要时间。”

防御性收缩:聚焦美国机构

面对困境,Coinbase内部出现”收缩派”声音:

  • 放弃零售市场:专注服务对冲基金、家族办公室等机构客户,降低获客成本
  • 监管套利:在巴哈马设立子公司,为非美国用户提供更多产品,但面临”监管洼地”质疑
  • 技术输出:将AI反洗钱系统(准确率99.2%)对外输出,开辟B2B收入来源

五、结语:效率与合规的再平衡

Coinbase的挣扎是整个传统交易所行业的缩影。当996文化遇上华尔街式合规,当DeFi遇上CeFi,当零佣金遇上高成本,旧时代的终结似乎不可避免。

但这并非全是坏消息。Coinbase的AI反洗钱系统、币安的高效做市商网络、FTX 2.0的产品迭代速度,都在重新定义行业标准。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既能拥抱效率革命,又能驾驭监管浪潮的玩家。

在旧金山的黄昏,Coinbase总部的灯光依旧亮着,但加班的不再是程序员,而是合规和法务团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将决定谁能定义金融的未来——是华尔街的西装革履,还是加密世界的连帽卫衣。

正如一位行业老兵所言:”交易所的黄金时代并未结束,只是换了新的主角。”


Coing.news•光哥数币•中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稳定币分叉时刻:灰色巨兽与白名单玩家的终极对决

引言:稳定币市场要变天了?

2025年5月,Coinbase突然宣布在欧盟下架USDT,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稳定币市场直接分裂成两大阵营:一边是USDT这个”灰色巨兽”,靠着1460亿市值霸榜;另一边是USDC、PYUSD这些”白名单玩家”,带着监管牌照疯狂扩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一、市场格局:老大不好当,新人猛如虎

1. 市值增长”剪刀差”,机构用脚投票

USDT虽然还稳坐头把交椅,但增长已经哑火——2025年新增量只有120亿,比2023年的340亿少了65%。反观合规稳定币这边,USDC市值直接翻倍到560亿,PYUSD、EURC这些新兵加起来涨了210%,总市值突破800亿!

你敢信?机构玩家早就悄悄换车了。高盛报告显示,2025年540亿机构资金冲进合规稳定币,是USDT的4.5倍。现在东南亚小商贩还在用USDT收账,但华尔街大佬们的钱袋子里,USDC的占比已经从15%飙到67%。

2. 流动性”冰火两重天”,散户机构各玩各的

不过在DeFi圈子里,USDT还是大哥——Uniswap上USDT/ETH交易池有12亿刀流动性,USDC才5.8亿。但这优势全靠散户撑着!欧盟MiCA法规一生效,欧洲交易所的USDT交易量从40%掉到12%,USDC反倒成了香饽饽。

传统金融场景更夸张。摩根大通数据显示,USDC月交易量800亿,是USDT的3倍。记住啊,现在拿着USDC的Visa卡,全球100多万家商户都能刷——买咖啡、付房租,甚至给国外朋友转账,秒到账还没手续费,这可不是USDT能比的。

二、监管分叉:合规的才是硬道理

1. 钱袋子透明化 battle:USDT的糊涂账 vs USDC的保险柜

说白了,USDT的钱袋子一直是笔糊涂账。虽然Tether嘴上说100%现金储备,但2025年审计报告里藏着23%的商业票据,到底是哪些公司的债?打死也不说。2022年就因为这事儿,150亿资金连夜出逃,USDT直接跌了10%,你敢把钱放进去吗?

USDC就不一样了,每周晒账本——88%是短期美债,剩下是现金,清清楚楚。更牛的是,25万美元以内还有FDIC保险兜底!硅谷银行倒闭那回,USDC虽然短暂脱锚,但储户一分没亏。同样是稳定币,你选糊涂账还是保险柜?

2. 牌照护城河:谁拿到了监管的”通行证”

现在全球监管都在围剿USDT。欧盟MiCA法规把它归为”非合规币”,交易量上限卡得死死的;Coinbase、Kraken这些大平台2025年底前都要下架它。反观USDC,美国、欧盟、香港的牌照拿了个遍,连美联储都点头说”合规”。

举个栗子,香港金管局今年批了USDC的稳定币牌照,还让它跟数字人民币搞跨境结算。你猜怎么着?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立马宣布支持USDC,这就是牌照的力量!

三、技术路线分叉:散户最爱 vs 机构首选

1. 链上阵营战:波场散户天堂 vs 以太坊机构乐园

USDT最爱赖在波场链上,53.7%的发行量都在这儿——为啥?因为波场转账快(每秒2000笔)、手续费便宜(平均1毛钱一笔),散户最爱用。但USDC就不一样了,60.8%都扎在以太坊,毕竟机构玩家觉得贵点没关系,安全第一。

不过USDC也在玩新花样,Base、Arbitrum这些Layer2网络上的份额涨疯了。特别是Base链,Coinbase亲自下场,USDC占比高达97.8%!这叫啥?用技术讨好机构爸爸。

2. 黑科技冲击:算法稳定币要不要上车?

最近冒出个狠角色——Ethena Labs的USDe,靠”多空对冲稳赚不赔”的骚操作(也就是Delta中性策略),6个月从1.46亿飙到62亿市值,直接冲进前三!这种不用抵押的玩法,会不会干掉USDT和USDC?

还有央行数字货币(CBDC)虎视眈眈。中国在香港测试数字人民币兑USDC,余伟文说这是”稳定币跨境支付的新路子”。以后可能是”国家队+合规币”的天下,USDT这种野路子还能蹦跶多久?

四、未来预测:3年后稳定币市场会怎样?

短期(1-2年):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USDT会继续在东南亚、非洲这些监管松的地方称王,毕竟散户充值还得靠它;合规币则在欧美机构圈里吃香,540亿机构资金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这种分裂能长久吗?我看悬。

中期(3-5年):要么合规,要么出局

USDT大概率会被逼着转型——要么买个合规牌照,要么把储备里的商业票据全换成美债。合规币这边,USDC、PYUSD可能会合并,形成2-3家独大的局面。到时候机构资金只会往合规币跑,USDT的市场份额怕是要跌破50%。

长期(5-10年):CBDC+合规币的天下?

未来可能是”国家队”的主场。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合规稳定币联手,比如数字人民币+USDC,直接重构跨境支付网络。算法稳定币要是解决了稳定性问题,也可能逆袭。

记住啊,稳定币市场的分叉时刻已经来了。灰色巨兽和白名单玩家的战争,本质是”野路子”和”正规军”的较量。你钱包里的稳定币,选对了吗?


Coing.news•光哥数币•中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失之Facebook,得之Gemini:Winklevoss兄弟的两次创业浪潮

奥运赛艇与扎克伯格的阴影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单桨决赛终点线前,泰勒·文克莱沃斯和卡梅隆·文克莱沃斯拼尽全力划完最后一桨,最终获得第六名。站在领奖台旁,这对双胞胎兄弟相视苦笑——就像他们的社交网络创业梦想,再次与成功擦肩而过。

“我们输给了更好的对手。”卡梅隆在赛后采访中说。但他没想到,这句关于赛艇的评论,竟预言了他们与马克·扎克伯格的较量。

三个月后,兄弟俩拿到了6500万美元的和解金——这是他们起诉扎克伯格窃取Facebook创意的结果。在曼哈顿的公寓里,泰勒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波动的比特币价格(当时仅9美元),突然转向卡梅隆:”社交网络我们输了,但这个加密货币,或许是我们的第二次机会。”

从6500万美元到12万枚比特币

厨房里的创业决策

2013年冬天,兄弟俩在卡梅隆的厨房里进行了一场改变命运的对话:

“把所有和解金都投进去?这太疯狂了!”卡梅隆盯着泰勒打印的比特币走势图。

“还记得哈佛校园里我们的社交网站代码吗?当时所有人都说我们疯了。”泰勒指着屏幕上的K线,”这次,我们要做那个制定规则的人。”

最终,他们以平均9.8美元的价格买入了12万枚比特币。当2014年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美元时,这笔投资已经变成了1.2亿美元。但兄弟俩没有套现,而是做出了更冒险的决定——创立一家合规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合规疯子”的代价

“我们要做第一家真正合规的交易所。”2014年Gemini成立时,泰勒在白板上写下这句话。当时加密行业还处于蛮荒时代,大多数交易所连基本的身份验证都没有。

他们花了18个月申请纽约州BitLicense牌照,团队一半人负责技术开发,一半人准备合规文件。当2015年终于拿到牌照时,竞争对手已经抢走了先机。

“那段时间,我们每周要和律师开20小时会议。”早期员工回忆道,”泰勒甚至要求我们把’合规’两个字贴在办公室墙上。”这种偏执后来成为Gemini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初期几乎拖垮公司——合规成本占去了启动资金的40%。

两次关键的董事会争吵

2017年ICO狂潮中的坚守

“所有竞争对手都在上线这些空气币,我们却在拒绝客户!”2017年ICO泡沫顶峰时,卡梅隆在董事会上拍了桌子。当时以太坊价格暴涨,各种山寨币层出不穷,而Gemini坚持只上线经过严格审查的币种。

泰勒指着屏幕上某交易所因欺诈币崩盘的新闻:”还记得Facebook诉讼吗?我们就是因为急于求成才给了扎克伯格机会。这次,我们要做活得最久的那个。”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救了Gemini。2018年ICO泡沫破裂时,大量交易所倒闭,而Gemini的用户数反而增长了300%——恐慌的投资者涌向合规平台寻求庇护。

2023年SEC传票送达的夜晚

“他们又来了。”2023年1月的一个深夜,泰勒看着SEC指控Gemini Earn项目为”未注册证券”的邮件,叹了口气。兄弟俩在办公室待到凌晨3点,最终决定:不庭外和解,坚决应诉。

“如果我们让步,整个行业都会被贴上证券标签。”卡梅隆在全员邮件中写道。这场官司持续了18个月,花费1.2亿美元律师费,但最终Gemini胜诉——这一胜利为后来的上市扫清了关键障碍。

上市前夜的兄弟对话

2025年8月14日,Gemini秘密递交IPO申请的前一晚,兄弟俩在办公室里进行了最后一次创业对话:

泰勒:还记得2014年我们第一次参观华尔街吗?银行家们嘲笑我们比特币永远不会被主流接受。

卡梅隆:现在他们排着队要承销我们的股票。但我担心估值——71亿美元,是我们2024年营收的50倍。

泰勒:Coinbase上市时也有40倍PE。关键是向市场证明我们不只是交易所,而是”加密美联储”。

卡梅隆:如果这次失败呢?我们已经50岁了,还能再来一次吗?

泰勒:(指着墙上的奥运奖牌)至少我们不会像2008年那样,因为没尽全力而后悔。

上市后的三大挑战

1. 监管红线:永远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们花了11年成为最合规的交易所,却可能因为新法案一夜回到原点。”政策主管在上市后第一次董事会上警告。

民主党正推动修订《GENIUS法案》,可能禁止交易所发行自有稳定币——这将直接打击占Gemini营收10%的GUSD业务。更麻烦的是,11个州已经禁止散户使用质押服务,导致每月损失约400万美元收入。

“就像在赛艇比赛中,裁判不断改变航道。”卡梅隆在给员工的邮件中写道。

2. 巨头环伺:Coinbase与Bullish的两面夹击

上市首日,Gemini股价开盘上涨20%,但很快回落——Coinbase突然宣布将机构交易佣金降至0.1%,直接针对Gemini的核心客户群。

“这是一场价格战,而我们弹药更少。”CFO在紧急会议上报告。Gemini的用户数仅为Coinbase的1/10,却要承担更高的合规成本。为了应对,兄弟俩做出痛苦决定:裁员15%,将节省的资金投入机构服务。

3. 盈利困境:当理想遇上现实

2025年Q3财报电话会议上,分析师尖锐提问:”为什么上市后亏损还在扩大?”

泰勒不得不承认:过度依赖交易手续费是个错误。当加密市场陷入熊市,交易量骤降30%,营收立刻跟着下滑。解决方案是推出企业级托管服务,但获取每个机构客户的成本高达5万美元。

“就像我们的赛艇生涯——你以为已经划到终点,却发现只是个转弯。”卡梅隆在会后苦笑。

双胞胎的加密遗产

如今,站在纳斯达克的敲钟台上,Winklevoss兄弟终于完成了从”社交失败者”到”加密先驱”的蜕变。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

  • 坚持的价值:从Facebook诉讼到SEC官司,兄弟俩在关键战役中从未退缩
  • 合规的代价与回报:虽然合规成本吞噬了大量利润,但也让Gemini在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
  • 二次创业的智慧: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转化为第二次创业的优势

当钟声响起,泰勒和卡梅隆交换了一个眼神——就像2008年奥运赛艇冲线时那样。这一次,他们终于站上了属于自己的领奖台。

“我们花了11年证明,即使在加密行业,正直和耐心最终会战胜捷径。”泰勒在敲钟后的采访中说。而卡梅隆补充道:”失之社交,得之加密——有时候,生活给你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需要的。”


Coing.news•光哥数币•中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Robinhood与Coinbase:1600亿美元的加密普及较量

一、刷抖音买比特币?两家平台的”套路”差太多了

想象两个真实场景:

场景1:大学生宿舍里

小李躺在床上刷Robinhood,屏幕上跳出”比特币10美元就能买”的弹窗。他随手点进去,不用填身份证,微信支付10块钱,持仓页面马上显示”持仓0.0002 BTC,今日收益0.5美元”。他截图发到宿舍群:”兄弟们,我也是有比特币的人了!”

场景2:银行VIP室里

张阿姨的理财经理递过来一份20页的文件:”这是Coinbase的机构开户协议,您的50万养老金可以配置5%到加密资产,资金存在美国银行托管,受FDIC保护。”张阿姨皱眉:”还要人脸识别?这么麻烦?”经理笑了:”安全第一,合规的钱才睡得香。”

这就是当下加密普及的两种路线:Robinhood把比特币变成”游戏道具”,Coinbase把它变成”银行理财”。2025年,这两家公司市值加起来1600亿美元,却在玩着完全不同的游戏。

二、Robinhood加密业务居然亏钱?揭秘赚钱的”骚操作”

1.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Robinhood的赔本赚吆喝

2024年财报显示,Robinhood加密业务营收1.2亿美元,却倒贴1.5亿美元给做市商。相当于每笔加密交易亏2.5美元,这不是傻吗?

其实它在”钓鱼”:你为了买10美元比特币下载App,顺手就会点开股票页面——”咦?特斯拉股票才180美元,买1股试试?”这些股票交易能通过”把订单卖给做市商”赚回扣,这才是Robinhood的现金奶牛。

就像超市用1元鸡蛋吸引你进门,真正赚钱的是你顺手买的牛肉和蔬菜。

2. “明码标价”——Coinbase的”银行式”赚钱法

Coinbase就直白多了,相当于加密界的”工商银行”:

  • 你买1000美元比特币,它收1.2%手续费(12美元)
  • 机构存1亿美元资产,每年收0.15%托管费(15万美元)
  • 你存ETH赚4%利息,它抽10%分成(比如你赚100元,它拿10元)

2024年Coinbase净利润12亿美元,比Robinhood高10倍。它的逻辑很简单:加密就是主营业务,不玩虚的

三、为什么年轻人爱Robinhood,大叔大妈信Coinbase?

1. Robinhood的”游戏化套路”有多懂年轻人

  • 1美元买比特币:把1个比特币切成1亿份,比买奶茶还便宜
  • 没有K线图:只有红绿色的涨跌幅,像玩”大富翁”游戏
  • 持仓排行榜:能看到朋友赚了多少钱,不买就怕落伍
  • 一键梭哈:不用研究,跟着感觉买,输了也不心疼(反正就10块钱)

但这套玩法也惹麻烦:2023年SEC说它卖的SOL是”未注册证券”,Robinhood吓得连夜下架,用户骂声一片——”我刚买的币怎么没了?!”

2. Coinbase的”老干部作风”为什么能吸引机构

  • 牌照比脸还干净:美国40个州的牌照、欧盟通行证,连日本都点头
  • 学习还能赚钱:看视频学”什么是区块链”,答对题送10美元比特币
  • 资产证明透明:每个季度公布冷钱包地址,证明”我们真的有这些币”
  • 银行级托管:你的资产存在有牌照的银行,平台倒闭了钱也丢不了

但普通用户嫌麻烦:”买个币还要拍身份证、人脸识别,比开银行卡还复杂!”

四、用户大战:一边是”炒币像刮刮乐”,一边是”存币像买国债”

1. Robinhood用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 典型画像:大学生、月光族,本金500美元以内
  • 操作习惯:追热点(DOGE涨了买DOGE,SOL涨了买SOL),持仓不超过3个月
  • 真实案例:小王2024年牛市赚了300美元,熊市一来马上亏光,卸载App前骂了句”垃圾平台”

2. Coinbase用户:拿着不放,越跌越买

  • 典型画像:35岁以上,有存款,把加密当”数字黄金”
  • 操作习惯:定投(每个月买1000美元比特币),跌了反而加仓
  • 真实案例:程序员老张2020年在Coinbase买了2万美元比特币,2022年熊市跌到1万美元也没卖,2025年涨到6万时笑着说”就当给儿子存了教育基金”

五、谁能笑到最后?两家平台开始互相”抄作业”

1. Robinhood的软肋:监管爸爸盯着呢

SEC主席根斯勒早就看Robinhood不顺眼:”把订单卖给做市商?这不是对赌用户吗!”2024年差点禁了PFOF模式,吓得Robinhood赶紧申请银行牌照——”爸爸我错了,我也想合规!”

2. Coinbase的烦恼:年轻人不爱玩

Coinbase的用户平均年龄42岁,眼看年轻人都跑去Robinhood,急得推出”Coinbase Simple”:不用KYC就能买100美元以内的加密货币,界面简化到只剩”买入””卖出”两个按钮。

3. 未来:可能长成”既简单又安全”的新物种

就像抖音开始做电商,淘宝开始做短视频,Robinhood和Coinbase早晚要”互相抄作业”。2025年的加密普及,可能是”像玩游戏一样简单,像银行一样安全”的结合体。

六、普通人怎么选?看你是”玩家”还是”投资者”

选Robinhood如果:

  • 你是学生党,零花钱想试试水
  • 喜欢刺激,能接受本金亏光
  • 觉得”实名认证”侵犯隐私

选Coinbase如果:

  • 你有闲钱,想长期持有(至少1年)
  • 怕平台跑路,安全第一
  • 以后可能买大额资产(超过1万美元)

结语:加密普及的两种信仰,你站哪边?

Robinhood和Coinbase的战争,本质是”简单”和”安全”的较量。一个想让加密像抖音一样全民上瘾,一个想让加密像银行一样值得信赖。

或许未来没有赢家,因为最好的产品可能是”Robinhood的界面+Coinbase的合规”。但无论如何,这场1600亿美元的较量,正在把加密货币从极客的玩具,变成你我手机里的一个App。

下次朋友问你”怎么买比特币”,你可以笑着反问:”你是想玩把刺激的,还是存笔靠谱的?”


Coing.news•光哥数币•中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Gemini推出XRP万事达卡后超越Coinbase App Store排名

2025年8月25日,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正式推出与Ripple、万事达卡合作的XRP主题信用卡,随即在次日(8月26日)超越Coinbase成为美国iOS App Store财务类应用排名第16位,而Coinbase滑落至第20位。这一排名变化发生在Gemini提交IPO申请的关键时期,标志着加密支付产品创新对用户获取的显著影响。

XRP万事达卡核心特性

产品设计与合作架构

  • 发行方:由WebBank发行,基于万事达卡全球支付网络,支持美国境内使用
  • 材质与设计:限量版金属卡,提供黑、银、玫瑰金三种环保回收材料饰面,卡号仅通过Gemini App显示以增强安全性
  • 合作深度:与Ripple的合作不仅限于支付,Gemini同步上线Ripple USD(RL USD)稳定币的现货交易功能

奖励机制

  • 返现比例:
  • 4%:燃油、电动车充电、 rideshare及公共交通(每月消费上限后降至1%)3%:餐饮消费2%: groceries购物1%:其他所有合格消费
  • 注册奖励:2025年6月30日前获批用户,90天内消费满3000美元可获得价值200美元的XRP奖励
  • 费用结构:无年费、无境外交易费、无奖励兑换XRP的额外手续费

市场表现与排名变化

App Store排名对比

时间节点Gemini排名Coinbase排名关键事件
2025-08-0611726Gemini尚未推出XRP卡
2025-08-261620XRP卡推出后单日排名
2025-08-2711持续增长至财务类应用第11位

下载量与用户增长

  •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8月25-26日Gemini下载量环比增长215%,创2025年单周新高
  • AppTweak分析指出,关键词”XRP Mastercard”搜索量激增380%,带动自然下载占比提升至62%

竞争格局分析

交易量对比

  • Coinbase:24小时交易量45.4亿美元(全球排名第3)
  • Gemini:24小时交易量3.82亿美元(全球排名第24)
  • 差距说明:排名提升主要反映用户获取效率,而非交易深度优势

战略差异

维度GeminiCoinbase
产品策略聚焦单一资产(XRP)深度整合多资产支持,生态系统更全面
市场定位加密原生用户+支付创新大众市场+机构服务
近期目标IPO筹备期用户规模扩张巩固机构市场份额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短期效应

  • 品牌曝光:纽约时代广场广告牌及社交媒体170万次曝光,直接推动品牌搜索量增长240%
  • IPO助力:排名提升为Gemini纳斯达克上市(代码GEMI)营造增长叙事, Goldman Sachs等承销商看好用户指标改善

长期趋势

  • 支付竞争:可能引发加密交易所信用卡大战,预计Coinbase将加速推出针对性返现产品
  • XRP生态:卡片推动XRP实用场景落地,配合潜在ETF获批(Polymarket预测概率84%),或进一步巩固其”支付代币”定位

数据来源

  1. CoinMarketCap. (2025). “Gemini Overtakes Coinbase in iOS Rankings After XRP Card Launch”
  2. Sensor Tower. (2025). App Store Finance Category Rankings (August 2025)
  3. Ripple Labs. (2025). “RL USD Stablecoin Integration with Gemini”
  4. AppTweak. (2025). Keyword Analysis: “XRP Mastercard” (August 26, 2025)

#XRP#Gemini#Coinbase#虚拟信用卡#XRP万事达卡#区块链技术


Coing.news 光哥数币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2025年”合规Meme币”定义与交易所筛选标准

一、合规 meme 币的定义

根据 2025 年 3 月 SEC 发布的声明,合规 meme 币需满足以下核心特征:

  1. 非证券属性:通过 Howey 测试,不涉及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主要源于社区情绪和市场投机,而非项目方的经营努力,类似收藏品性质。
  2. 监管框架适配:
  3. 美国:SEC 明确大多数 meme 币不属于证券,但需符合反洗钱 (AML) 和 KYC 要求欧盟:需满足 MiCA 法案,完成白皮书备案,披露团队信息和代币经济
  4. 透明化运营:
  5. 智能合约通过第三方审计(如 CertiK)代币分配机制公开,无匿名团队或隐藏预留明确风险提示,强调娱乐属性而非投资价值

二、币安合规 meme 币筛选标准(2025 年)

1. 基础资质要求

  • 团队背景:核心成员身份可验证,无监管处罚记录
  • 技术安全:
  • 代码通过 CertiK 或 OpenZeppelin 审计无中心化后门(如放弃合约所有权)历史无安全事件

2. 社区与市场指标

  • 社群规模:Twitter 关注 > 10 万,Discord 活跃用户 > 5 万
  • 流动性要求:
  • 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日均交易量 > 500 万美元做市商深度覆盖(如 Wintermute、GSR 提供流动性)

3. 代币经济设计

  • 分配机制:
  • 流通量占比 > 50%,无团队预留超 10%解锁周期合理(如线性释放 12 个月)
  • 通缩模型:
  • 交易燃烧机制(如 2% 销毁)无无限增发权限

4. 合规审查

  • KYC/AML:集成币安链上身份验证系统
  • 司法管辖:规避 OFAC 制裁地区用户
  • 法律文件:
  • 项目白皮书备案(含风险披露)团队背景调查通过第三方机构验证

三、Coinbase 合规 meme 币上架标准

1. 最低门槛

  • 市值要求:完全稀释市值 > 5 亿美元
  • 上市历史:在其他合规交易所交易满 6 个月
  • 流动性指标:
  • 24 小时交易量 > 1 亿美元买卖价差 < 0.5%

2. 技术评估

  • 协议支持:仅接受 ERC-20/SPL 标准代币
  • 安全审计:
  • 智能合约通过 Chainalysis 合规审查历史无黑客攻击记录
  • 基础设施:
  • 节点去中心化程度(如 Solana 生态需 > 200 验证者)跨链兼容性(支持 Coinbase Wallet 无缝集成)

3. 合规文件

  • 法律意见书:由美国持牌律所出具非证券证明
  • 税务登记:完成 FATCA 和 CRS 备案
  • 运营资质:
  • 项目方注册地在 FATF 白名单国家关键人员通过背景审查(无犯罪记录)

四、典型合规 meme 币案例

1. Trump Coin(TRUMP)

  • 合规亮点:
  • 通过 SEC 非证券认定智能合约完全开源(GitHub 审计记录)团队信息公开(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背书)
  • 交易所动态:
  • 2025 年 2 月上线币安创新区采用 10% 收益捐赠公益的透明机制

2. ODOM Token

  • 创新合规模式:
  • 锚定收益型稳定币 USDO5% 代币自动流向戒毒公益项目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Alpha Technology Group 背书
  • 技术特征:
  • Solana 链发行,交易确认 < 1 秒智能合约实现自动税务申报

五、监管趋势与挑战

  1. 全球协同监管:
  2. 美国 SEC 与欧盟 ESMA 建立 meme 币信息共享机制2025 年 Q4 拟推出 “meme 币国际合规框架”
  3. 主要挑战:
  4. 匿名团队项目难以通过审查跨链交易的 AML 追踪存在技术瓶颈文化符号类代币的地域合规差异(如宗教相 meme 币)

六、交易所合规流程对比

审查维度币安 LaunchpadCoinbase Asset Hub
审核周期45 天90 天
合规成本约 30 万美元约 80 万美元
上架费率代币总量的 2%固定 50 万美元 + 后续分成
持续监管季度审计月度报告

数据来源:币安 2025 年上币指南、Coinbase Asset Hub 规则文档

#加密货币 #meme #Doge #币安 #coinbase #USDT


Coing.news 光哥数币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Coinbase稳定币市场预测

一、核心预测数据

  • 2028年预测规模:1.2万亿美元(Coinbase基于随机模型预测)
  • 当前市场规模:约2750亿美元(2025年8月数据)
  • 增长速率: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约65%
  • 国债需求:为支持增长,需每周购买53亿美元美国国债,累计需吸收9250亿美元

二、关键驱动因素

  1. 监管框架完善
  2. 《GENIUS Act》将于2027年生效,要求1:1准备金、定期审计和破产保护机制,降低系统性风险美国成为首个建立联邦级稳定币监管体系的主要经济体,促使其他国家跟进
  3. 应用场景扩展
  4. 跨境支付:较传统SWIFT系统成本降低80%,结算时间从3天缩短至秒级DeFi生态:2025年稳定币占DeFi交易量的45-55%,支持借贷、 yield farming等场景新兴市场储蓄工具:在通胀高企地区(如阿根廷、土耳其)作为美元替代方案
  5. 机构采用加速
  6. 90%金融机构已启动稳定币项目(Fireblocks 2025年调查)拉丁美洲71%企业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北美主流支付渗透率达39%

三、市场竞争格局

稳定币市场份额2025年市值核心优势
USDT60%1583亿美元多链支持、高流动性
USDC23.88%617亿美元监管合规、透明度高
其他16.12%550亿美元细分场景创新

数据来源:CoinGeckoBitPay交易数据

四、潜在风险与影响

  • 金融系统影响:35亿美元资金5天内流出可能引发国债市场流动性紧缩
  • 收益率波动:持续购买或导致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4个基点
  • 竞争风险:USDT在支付平台BitPay的交易量占比已从13%升至43%(2024-2025)

五、政策与机构动态

  • 高盛预测USDC将以40%年增长率扩张,2027年市值增加770亿美元
  • 美联储允许银行持有稳定币准备金,传统金融机构入场加速
  • 香港、新加坡等司法管辖区推出类《GENIUS Act》监管框架,全球竞争加剧

六、Coinbase的战略布局与市场举措

作为稳定币生态的核心参与者,Coinbase通过多维战略推动USDC adoption及自身业务转型,其举措直接影响市场格局:

1. USDC生态主导策略

  • 联合Circle发行USDC,2025年Q1稳定币相关收入占总营收15%,Circle向Coinbase支付的分成达2.99亿美元(占Circle季度营收50%+)。
  • 通过Base链构建跨链网络,支持USDC在以太坊、Solana等15条公链流通,2025年8月推出第二轮”稳定币引导基金”,向Aave、Morpho等DeFi协议注入流动性,目标提升稳定币借贷市场规模30%。

2. 支付场景破圈

  • 与Shopify合作推出电商支付系统,支持商家接受USDC结算,交易成本较信用卡降低60%,2025年Q2已有240家企业接入其支付API。
  • 与PayPal达成PYUSD战略合作,免除交易手续费并探索DeFi应用,借助PayPal 4.3亿用户网络拓展稳定币使用场景。

3. 监管合规先发优势

  • 积极推动《GENIUS Act》立法,成为首个获得欧盟MiCA牌照的美国交易所,为USDC全球化扫清合规障碍。
  • 收购Deribit(比特币期权市占率85%)完善衍生品布局,计划2025年Q3推出USDC永续合约,目标占据稳定币衍生品市场25%份额。

4.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能

  • 2025年Q1订阅收入中稳定币业务同比增长73%,USDC储备金返利补贴比例降至40%,利润率持续改善。
  • 花旗预测其稳定币相关收入2026年将突破15亿美元,成为继交易业务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coinbase#稳定币#USDT#USDC


Coing.news 光哥数币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Base公链技术与链上生态深度解析

一、一句话定义

Base 是由 Coinbase 开发的以太坊 Layer2 网络,基于 Optimism OP Stack 构建,采用 Optimistic Rollup 技术,旨在通过低成本、高吞吐量的特性,将 Coinbase 1.1 亿用户引入 Web3 生态。

二、核心信息总览

维度详情
创始人Jesse Pollak(Coinbase 前消费者产品负责人,2017 年加入 Coinbase)
技术架构Optimistic Rollup + OP Stack,兼容 EVM,继承以太坊安全性
共识机制依赖以太坊 PoS 共识,Layer2 层面通过欺诈证明(Fraud Proof)确保交易有效性
生态规模DeFi TVL 达 38 亿美元(2025 年 6 月),日交易量超 10 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
核心优势Coinbase 生态整合、低 Gas 费(约 0.01 美元 / 笔)、高吞吐量(10,000 TPS)

三、发展历程

  1. 2021 年Jesse Pollak 提出 “将 Coinbase 带上链” 的构想,Base 项目启动研发。
  2. 2023 年 8 月Base 主网上线,初期依赖 Coinbase 中心化排序器(Sequencer)。
  3. 2024 年3 月:TVL 突破 70 亿美元,超越 Optimism 成为第二大 L2。
  4. 8 月:日交易量达 400 万笔,超越 Arbitrum 成为以太坊生态最活跃 L2。
  5. 9 月:推出 cbBTC(Coinbase 比特币锚定币),吸引 24 亿美元资金流入。
  1. 2025 年目标:25 万开发者、250 M gas/s 区块容量、1000 亿美元资产规模。
  2. 技术升级:Flash Blocks(200ms 区块确认)、Base Appchains(L3 定制链)。

四、技术架构与原理

1.底层技术

  • Optimistic Rollup:交易默认视为有效,若存在争议,通过欺诈证明验证,降低链上数据存储成本。
  • OP Stack:模块化开发框架,支持跨链互操作性,与 Optimism 共同构建 “超级链”(Superchain)愿景。

2.关键组件

  • 排序器(Sequencer):Coinbase 运营,负责交易排序与提交,未来计划去中心化。
  • 数据可用性:交易数据压缩后上链以太坊,依赖主网安全性。
  • 智能合约兼容:支持 EVM,开发者可无缝迁移以太坊 DApp。

五、产品架构与生态

核心产品

  • Base Bridge:Coinbase 官方跨链桥,支持 ETH、USDC 等资产双向转移。
  • 智能钱包:集成 Coinbase Wallet,支持无 Gas 费交易(通过 Paymaster 机制)。

六、市场地位与竞争对手

行业排名

  • TVL:38 亿美元(2025 年 6 月),位列以太坊 L2 第二(仅次于 Arbitrum)。
  • 交易量:日活地址 657 万,超越 Solana 成为 “Meme 币第二大生态”。

七、战略合作与商业潜力

1.核心合作

  • Coinbase:1.1 亿用户无缝接入,支持法币直接购买链上资产。
  • 传统机构:贝莱德、富达通过合规桥接入 12.3 亿美元资产。
  • 技术伙伴:Chainlink(预言机)、Flashbots(Flash Blocks 技术支持)。

2.发展潜力

  • 用户增长:目标 2025 年 2500 万用户,依托 Coinbase 生态快速获客。
  • 商业场景:支付、NFT、企业级 RWA 上链,探索 CBDC 试点可能性。
  • 监管合规:Coinbase 合规经验降低政策风险,适合机构资金入场。

八、风险与挑战

  1. 中心化风险:排序器目前由 Coinbase 垄断,去中心化进程滞后。
  2. 生态泡沫:Meme 币占比过高(39% 交易量),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3. 技术迭代:ZK-Rollup 方案(如 zkSync)在效率上构成长期竞争。

九、未来路线图(2025)

  1. 技术升级:Q2 上线 Flash Blocks 200ms确认)、L3定制链支持。
  2. 生态扩张:重点扶持 AI Agent、RWA项目,目标DApp数量突破1000 个。
  3. 去中心化:引入多节点排序器,逐步过渡至DAO治理。

#base#coinbase#加密货币#比特币#以太坊


Coing.news 光哥数币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

【光哥数币】Coinbase 50指数已知成分币列表(不完全名单)

编号资产符号资产名称类别
1BTC比特币价值储存
2ETH以太坊智能合约平台
3XRPXRP支付
4SOLSolana智能合约平台
5DOGE狗狗币迷因币(Meme)
6ADACardano智能合约平台
7DOTPolkadot区块链互操作性
8LTCLitecoin支付
9LINKChainlink去中心化预言机
10UNIUniswap去中心化金融 (DeFi)
11AAVEAave去中心化金融 (DeFi)
12ATOMCosmos
13AVAXAvalanche智能合约平台
14BCHBitcoin Cash
15COMPCompound去中心化金融 (DeFi)
16ETCEthereum Classic
17ICPInternet Computer
18MATICPolygon
19NEARNEAR Protocol
20SHIBShiba Inu迷因币(Meme)
21XLMStellar Lumens
22XTZTezos
23APTAptos
24PEPEPepe迷因币(Meme)
25WIFDogwifhat迷因币(Meme)
26AEROAero
27AXSAxie Infinity
28BLURBlur
29JASMYJasmyCoin
30KSMKusama
31EGLDElrond
32RNDRRenderDePIN
33HNTHeliumDePIN
34APEApeCoinSocial
35MANADecentraland元宇宙
36SANDThe Sandbox元宇宙
37GRTThe Graph基础设施
38QNTQuant基础设施

重要提醒:此列表为历史汇总,并非某一次调整的完整50种成分,且指数会按季度调整。编号不代表权重或排名,仅为方便查看而添加的序列号。要获取最新、最准确的完整名单和权重,请务必访问指数官方提供商MarketVector的网站。

什么是Coinbase 50指数?Coinbase 50指数(COIN50)全面解析#加密货币#coinbase#coinbase50index


Coing.news 光哥数币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