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王永利

【光哥数币】王永利:人民币稳定币与RWA的实践思考

作为在银行系统干了三十多年的老兵,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发表了对加密货币领域的观点和看法:对稳定币和RWA这些新事物,他表达了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看不懂的不碰,但看得懂的必须说清楚。今天就聊聊人民币稳定币和RWA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人民币稳定币:数字人民币就够了,何必另起炉灶?

现在很多人喊着要发人民币稳定币,我觉得这是本末倒置。稳定币本质上就是法币的代币,USDT、USDC这些美元稳定币,不就是把美元搬到区块链上吗?那我们已经有数字人民币了,为什么还要单独搞稳定币?

举个例子,数字人民币现在跨境清算7秒钟就能到账,成本比SWIFT低90%,这不就是稳定币的功能吗?去年苏州试点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3000多家企业、20万员工,没出任何问题。如果数字人民币能做到7×24小时交易、即时到账,还要稳定币干什么?

当然,数字人民币确实需要改进。比如现在只能在央行的私有链上跑,能不能开放一点,让商业银行也参与进来?能不能像稳定币那样,用智能合约自动发补贴、收税费?这些都是可以改的,但没必要另起炉灶搞一套稳定币。

二、RWA不是万能药,90%的项目都是伪需求

RWA这两年炒得很热,说要把房地产、艺术品都上链。但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这些资产以前不上链?因为它们本身就不适合拆分交易。

我看过一个数据,现在全球RWA项目里,真正赚钱的不到10%。去年某供应链RWA项目,伪造仓单骗了2.3个亿,最后投资人血本无归。这就是典型的底层资产没管好,光想着上链讲故事。

那什么资产适合做RWA?我觉得有两类:一是新能源电站、高速公路这种有稳定现金流的;二是应收账款、信用证这种标准化的金融资产。海南那个黄花梨RWA项目就不错,3万棵树,每棵都有物联网设备监控生长,估值误差能控制在5%以内,这才是靠谱的做法。

三、监管不能一刀切,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有人说中国监管太严,扼杀创新。但大家看看美国,FTX爆雷的时候卷走了多少人的钱?金融创新必须有底线。

我的建议是:第一,先试点再推广。海南、深圳这些地方可以大胆试,但别一下子全国铺开。第二,管好源头。资产上链前必须由第三方审计,像查上市公司财报那样严格。第三,明确不准做什么。房地产、私募股权这些容易炒作的,先别急着碰。

现在数字人民币已经在28个省市试点了,交易额9万亿,占全国70%。RWA虽然才7.4亿,但增速很快。只要我们把风险管住,创新自然就来了。

四、对普通人的建议:别跟风,看本质

普通投资者别听风就是雨,看到RWA就想冲进去。记住三点:第一,看看底层资产是什么,是光伏电站还是空气币;第二,查一下发行方有没有资质,是不是持牌机构;第三,想想自己懂不懂,不懂的东西坚决不投。

去年有个老太太买稳定币被骗了300万,就是因为不懂。其实正规的稳定币,比如数字人民币,根本不会高息揽储,也不会让你拉人头。遇到这种情况,多问一句:”这东西跟银行存款有什么不一样?”

总的来说,稳定币和RWA都是工具,用好了能盘活资产、降低成本,用不好就是金融诈骗。我们既要看到技术的潜力,更要守住风险的底线。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代金融人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