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立法背景与政治动因
1.1 政策演进与全球坐标
韩国稳定币立法进程呈现”三阶段加速”特征:
- 观望期(2021-2023):《特定金融交易信息报告法》仅要求交易所KYC,未涉及稳定币
- 酝酿期(2024):《虚拟资产投资者保护法》生效,首次定义”价值稳定型数字资产”
- 冲刺期(2025):两党法案竞赛,FSC计划10月提交政府版法案,2026年Q1生效
全球监管对标显示韩国采取”中间路线”:
| 司法辖区 | 核心差异点 | 韩国定位 |
| 香港 | 开放非银行发行,允许跨境支付 | 保守开放,银行优先,限制跨境 |
| 美国GENIUS法案 | 国债储备,联邦-州双轨制 | 纯法币储备,单一监管机构 |
| 欧盟MiCA | 非欧元稳定币日交易限额2亿欧元 | 无额度限制,依赖实时监控 |
1.2 政治博弈与选民基础
共同民主党与国民力量党立法竞赛实质是数字资产政策话语权争夺:
- 共同民主党(执政党 ):
- 提案人安度杰曾任总统数字资产政策组长,草案更激进(如牌照分级)核心选民:年轻加密投资者(18-39岁占比67%)
- 国民力量党(opposition):
- 金恩惠法案强调”支付创新”,弱化监管干预背后推手:传统金融资本(银行游说要求限制非银行参与)
二、法案核心条款与监管创新
2.1 发行与储备规则比较
两党草案关键差异分析:
共同民主党《价值稳定型数字资产法案》
- 全额储备:100%韩元存入韩国银行托管账户,禁止国债等替代资产
- 风险隔离:发行方破产时储备金自动转入信托,用户7日内按面值赎回
- 技术限制:仅允许在许可链发行,智能合约需通过韩国互联网安全院审计
国民力量党《支付创新法案》
- 弹性储备:允许50%国债+50%法币,降低银行流动性压力
- 开放架构:兼容以太坊等公链,仅要求节点许可制
- 创新试点:预留”监管沙盒”,允许非银行机构测试新型稳定币
2.2 监管穿透与合规要求
1. 全流程监管闭环
- 审批:需提交白皮书+反洗钱方案,审批周期45个工作日
- 监控:每笔交易触发KYC验证,大额交易(>1亿韩元)实时报备
- 处置:价格偏离±2%自动暂停交易,央行可强制赎回
2. 全球首创制度
- 数字资产托管信托:借鉴《信托业法》第12条,储备金独立于发行方资产负债表
- 哈希值公示:通过金融监督院API每日更新储备金默克尔树根哈希,用户可验证
三、市场影响与行业准备
3.1 银行与交易所布局
- 银行端:
- KB银行:开发基于Klaytn的稳定币系统,测试网已完成10万笔/秒吞吐量新韩银行:联合三星SDS开发跨境结算原型,目标2026年Q2上线
- 交易所端:
- Upbit:模拟韩元稳定币上线后,USDT兑换摩擦成本降低50%Bithumb:计划推出”稳定币交易零手续费”活动,抢占市场份额
3.2 潜在风险与应对
系统性风险
- 存款迁移:韩国央行压力测试显示,若稳定币规模达GDP 5%,可能引发银行存款流失8%
- 应对方案:拟实施”存款转换限额”,个人年度上限5000万韩元
技术挑战
- 链上合规:匿名公链禁令可能导致与国际市场割裂
- 折中路径:允许使用Cosmos隐私模块,实现监管可见性与用户隐私平衡
四、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4.1 立法趋势预测
- 大概率折中方案:
- 发行主体:初期仅限银行,2027年起开放非银行持牌机构储备资产:80%法币+20%国债,2028年评估后调整跨境政策:2027年试点东盟十国贸易结算
4.2 对我国的启示
- 渐进式开放:可借鉴韩国”银行先行”策略,降低金融稳定风险
- 技术适配:开发符合监管要求的联盟链+公链兼容方案
- 国际协同:推动中韩稳定币监管互认,服务RCEP跨境贸易
韩国央行副行长柳相岱:”稳定币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创新与风险间找到平衡。我们的答案是:以银行体系为锚,用监管沙盒试错,让市场决定最终形态。”
(注:本文基于2025年8月立法进展撰写,具体条款以国会最终通过版本为准)
#数字韩元#韩国稳定币#数字欧元#欧元稳定币#数字港元#香港稳定币#美元稳定币#加密货币#数字货币#比特币#Solana#以太坊#财富自由#USDT#USDC#DeFi#RWA
Coing.news 光哥数币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