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传统券商的”加密闪电战”
2025年8月,富途的二季度财报一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加密资产规模飙到40亿港元,三个月涨了43%,单日最高交易额更是突破4000万美元!你敢信吗?这家靠港美股起家的券商,才一年时间就杀进香港加密交易市场前三。
富途老板李华在内部信里说得明白:”我们不是在原有业务上叠加密功能,而是要重构数字时代的投资基础设施。”说白了,就是要把炒股的那套成熟体系,彻底改造成能玩加密货币的新基建。
一、牌照攻坚战:合规框架的”双轨制”突破
牌照布局的”两步走”战略
富途搞加密是从2023年11月开始的,那会儿旗下PantherTrade刚向香港证监会递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申请。这场牌照攻坚战打了整整14个月,最后搞出个”双牌照”的王炸组合:
- 1号牌照升级(2024年8月):成了首批能给散户提供加密交易服务的主流券商
-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2025年1月):通过子公司猎豹交易拿到,这下既能管钱又能撮合交易,连中间商业务都能做了
富途金融科技部老大曾煜超说得实在:”这俩牌照不是简单叠加,1号牌照让加密能进老用户账户,VATP牌照让我们能自己搭加密生态。”这种操作让富途既能吃老本(用现有客户),又能开新局(做加密原生业务)。
合规运营的”三道防线”
为了让香港证监会放心,富途整了套”铁三角”风控:
- 投资者考试:必须答对30道加密题,风险评估得是C4积极型以上,想蒙混过关门儿都没有
- 持仓限额:散户买加密不能超过总资产的20%,大佬级专业投资者随便玩
- 资金隔离:客户的加密资产单独放,跟公司自己的钱彻底分开,就算富途出事了用户资产也安全
这套规矩在2025年3月还真救了场——有个合作中间商资金链断了,富途靠隔离账户机制保住了用户资产,直接成了香港监管的正面教材。
二、产品破局:从”能用”到”好用到爆”
交易体验的”降维打击”
富途太懂老股民炒币的痛点了,直接上了三个狠招:
- 法币直买:港币美元直接买币,不用先换USDT,汇率损失少了1.2%
- 零佣金:交易手续费全免,只收0.03%的流动性服务费,比行业平均低了近70%
- 7×24小时不打烊:加密交易系统单独搞,跟炒股系统物理隔离,就算炒股那边卡了,炒币照样顺畅
效果立竿见影!富途加密用户交易频率是炒股用户的2.3倍,65%的交易都发生在港股收盘后,完美实现”白天炒股、晚上炒币”的双buff。
产品矩阵的”三级火箭”
富途上加密产品跟打游戏升级似的,一步一个脚印:
第一级(2024.8-2024.12):先把基础打牢
- 上线BTC/ETH现货交易,支持市价/限价单
- 100多个技术指标,K线能看到1分钟级走势
第二级(2025.1-2025.5):功能直接拉满
- 新增SOL、AVAX等6个币种,覆盖市值前20的主流币
- 搞了个”加密闹钟”,价格到点就提醒,87万人订阅
第三级(2025.6-现在):生态彻底打开
- 开通充提币,ERC-20和TRC-20网络都支持
- 跟华夏基金合作搞出代币化货币基金(代码80001),7日年化4.2%
最绝的是”跨资产调拨”功能——股票账户和加密账户的钱能实时互转,90秒到账!要知道以前行业平均得4小时,这波操作直接把资本效率拉满。
三、技术重构:从”证券系统”到”加密原生”
交易引擎的”秘密武器”
为了撑住加密交易,富途把技术架构全改了:
- 独立引擎:C++写的订单簿系统,延迟低到30毫秒,每秒能处理5000笔交易
- 冷热钱包组合拳:90%资产放离线存钱罐(冷钱包),10%放热钱包周转,多重签名+时间锁保护
- 链下撮合+链上结算:小额交易链下秒成交,大额交易上链确认,又快又安全
2025年5月比特币网络堵成狗,单笔转账费飙到80美元时,富途靠批量交易把用户实际成本压到0.5美元,这波技术实力直接圈粉无数。
安全防护的”铜墙铁壁”
加密世界黑客多如牛毛,富途直接上了”四层防弹衣”:
- 登录防护:动态验证码+指纹/人脸登录,陌生IP直接二次验证
- 传输加密:TLS 1.3协议+AES-256加密,数据传输比银行还安全
- 存储安全:私钥拆成5份存在不同地方,要3个地方的人一起签名才能动钱
- AI监控:7×24小时盯着异常交易,凌晨大额转账这种可疑操作直接拦截
这套系统2025年二季度拦下3次黑客攻击,包括一次零日漏洞入侵尝试。富途在安全上花的钱占了加密业务收入的18%,真是下了血本。
四、用户增长:从”老用户转化”到”新人爆增”
获客三板斧
富途拉人玩加密有三招,招招致命:
- 老用户唤醒:给288万有资产的老用户发开通通知,15%的人直接激活,相当于白捡67万用户
- 行情页引流:在港股行情页嵌”加密相关性分析”,告诉用户”买这只股票其实跟买比特币差不多”
- 新手福利:实名+小额交易就送50港元体验金,白给的钱谁不要啊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二季度加密用户43万,62%是新开户,平均年龄32岁,比老用户年轻6岁,直接把用户结构给优化了。
用户行为大揭秘
富途用户玩加密的姿势太有意思了:
- 时间管理大师:68%交易发生在16:00-23:00,完美避开炒股时间
- 配置鬼才:平均拿3.2个币,比特币占41%,以太坊占28%,小币种不敢超过15%
- 跨界玩家:37%的人既炒币又买区块链概念股,Coinbase、MicroStrategy这些标的特别火
最牛的是”资金内循环”——炒币赚了钱转去炒股,炒股分红又拿来买币,平台资金留存率直接提升22%,这才是真正的生态闭环啊!
五、生态野心:不止于交易的”超级平台”
RWA战略的”破冰之旅”
富途搞加密可不止想做个交易所。2025年7月,它联合华夏基金搞出个大新闻——代币化货币基金,这步棋直接杀进了RWA(真实世界资产)领域:
- 产品设计:100%锚定港元货币基金,7日年化4.2%,随时申赎
- 技术实现:用Hyperledger Fabric发ERC-20代币,1个代币=1港元基金份额
- 用户疯抢:上线两周就募了12亿港元,85%的钱来自加密账户,看来大家都想把加密收益稳稳锁住
富途财富管理负责人放话了:”这只是开始,房地产、债券的代币化产品在路上了,我们要做传统金融和Web3的连接器。”
全球化扩张的”三驾马车”
富途正把香港经验复制到全世界:
- 新加坡:拿了MAS的数字支付代币牌照,新元直接买币
- 美国:搞定40个州的MTL牌照,上了32个币种,专盯华人社区
- 澳大利亚:跟本地券商Stake合作,测试加密资产跨境托管
2025年二季度海外加密用户已经17万,贡献35%的交易流水,新加坡用户增长最快,每10个新开户就有3个玩加密,这扩张速度太猛了!
六、挑战与启示:传统机构转型的”避坑指南”
转型路上的”三座大山”
富途搞加密也不是一帆风顺,踩了不少坑:
- 监管卡脖子:美国业务因为NYDFS牌照没下来,错过了ETH期货上线的大好时机
- 系统压力山大:2025年5月比特币涨到12万美元时,交易系统卡了8分钟,被用户吐槽惨了
- 人才太难招:加密团队扩到180人,但区块链工程师还是不够用,薪资比传统业务高30%
吃一堑长一智,富途搞出个”加密成熟度模型”,从战略、技术、运营三个维度打分,成了传统机构转型的参考书。
给传统券商的”转型五步法”
想转型加密的传统机构,照着富途这五步法走准没错:
- 牌照先行:合规不是紧箍咒是护城河,早点把核心牌照拿到手
- 用户为本:降低门槛比啥都重要(小额交易、法币直买这些必须有)
- 技术自研:钱包、交易引擎这些关键系统必须自己搞,不然被人卡脖子
- 生态开放:跟中间商、托管方、RWA发行方搞好关系,单打独斗走不远
- 快速迭代:保持敏捷,每季度至少一次大更新,别等用户都跑光了才想起改
李华在香港虚拟资产峰会上说得好:”传统机构搞加密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关键是在合规、体验、技术之间找平衡。”
结语:重新定义”新金融基础设施”
富途这一年的加密转型证明,传统券商搞加密不是简单加个功能,而是要把金融服务的底层逻辑给重构了。它把炒股的合规经验、技术积累和加密的创新特性一结合,直接造出了数字时代的”新金融基础设施”。
数据不会说谎:富途加密用户的AUM是纯炒股用户的1.8倍,交易频率是3.2倍,综合平台的优势太明显了。当传统金融和加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像富途这样”脚踏两条船”的玩家反而可能笑到最后——既有老金融的信任背书,又有Web3的创新能力。
富途的故事还没完,2025年三季度准备上加密期权和NFT交易,生态越来越完整。对传统机构来说,富途的启示很简单:加密转型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做。关键是以开放心态拥抱变革,同时守住金融的初心——帮用户赚钱,保住用户资产安全。从这个角度看,富途的加密元年不仅是一家公司的转型记,更是整个行业迈向数字未来的缩影。
Coing.news•光哥数币•中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