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C-3643:合规型证券代币标准
ERC-3643 是首个专为受监管资产设计的以太坊代币标准,由 Tokeny 开发并作为开源框架,基于 ERC-20 扩展而来。其核心创新在于将合规逻辑直接嵌入协议层,通过模块化架构和双层级权限控制,解决传统金融资产上链的合规矛盾,成为机构级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的基础层。截至 2025 年 7 月,采用该标准的智能合约层托管资产市值已超 320 亿美元,确立了其在 RWA 领域的标杆地位。
核心特性:作为首个专为受监管资产设计的以太坊标准,ERC-3643 通过内嵌身份验证和自动化合规引擎,实现投资者类型控制、地域限制、转让权限管理等监管要求,其模块化架构支持合规逻辑的动态更新与替换。
技术架构:三大合规模块的协同设计
ERC-3643 的技术体系围绕“身份验证-权限控制-生命周期管理”三大核心模块构建,形成完整的合规闭环:
1. 身份验证:链上身份与 KYC/AML 接口
核心依赖身份注册表(Identity Registry),通过 registerIdentity()、updateIdentity() 等函数将链上地址与链上身份(ONCHAINID)绑定,并联动声明主题注册表(Claim Topics Registry) 定义 KYC 等级、投资者资质等必要声明类型。关键函数 isVerified() 会校验身份声明的存在性及可信发行方认证状态,确保只有通过 KYC/AML 验证的投资者才能持有代币。
2. 权限控制:地域与转让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双层级机制实现合规管控:
- 地域限制:updateCountry() 函数支持司法管辖区动态更新,确保资产仅向允许的地区投资者开放;
- 转让审批:canTransfer() 函数作为合规网关,在交易执行前验证双方是否为合格投资者、持有量是否超限(如单一投资者持仓限额)、是否符合跨境交易规则等。例如,代币转账需先通过该网关校验,确认双方资质后才允许执行。
3. 生命周期管理:动态合规规则引擎
Compliance 接口作为核心引擎,支持全局合规策略的实时调整,包括持有者数量上限、跨境限制等。通过 bindToken()、unbindToken() 等函数,可模块化替换合规逻辑,适应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监管变化(如香港金融管理局 2025 年 8 月实施的稳定币监管制度)。
核心组件与代币规范
ERC-3643 的模块化架构包含五大核心组件,协同支撑合规功能:
| 核心组件 | 功能描述 |
| 身份注册表(Identity Registry) | 连接链上地址与 ONCHAINID,提供 registerIdentity()、isVerified() 等函数验证身份 |
| Compliance 接口 | 动态合规规则引擎,执行全局策略,支持 bindToken()、canTransfer() 等函数 |
| 可信发行人注册表 | 管理有权签发声明的可信实体 |
| 声明主题注册表 | 定义代币所需声明类型(如 KYC 等级、投资者资质) |
| 代币合约 | 兼容 ERC-20,扩展条件式转账、冻结解冻、生命周期控制及元数据管理功能 |
应用案例:传统金融资产的合规上链实践
ERC-3643 已成为机构级 RWA 代币化的首选标准,典型场景包括:
- 代币化国债: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SEC 等监管要求,如投资者资质审核、持仓限额管控;
- 受监管证券代币:UK Financial Ltd 基于该标准发行的 SM PRA 代币,实现“SEC 就绪”的合规设计,支持实时交易监控与持有者身份追溯12;
- 稳定币监管适配:通过身份注册表绑定 KYC 状态,结合 Compliance 合约自定义规则,满足香港金管局对稳定币持有者身份核实与交易实时筛查的要求。
市场采用与生态支持
机构背书方面,2025 年 8 月 Stellar 发展基金会(SDF)宣布加入 ERC-3643 协会,推动基于 Stellar 核心的项目(如 Pi 网络)引入受监管代币化资产,进一步扩展跨链合规资产发行能力。量化指标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该标准托管市值已突破 320 亿美元,成为 RWA 领域最受认可的合规基础设施。
优势与局限
优势:将监管要求直接编码入协议层,大幅简化合规流程,避免人工干预导致的操作风险;
局限:多层级合规校验增加智能合约复杂性,可能对交易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总体而言,ERC-3643 通过“代码即合规”的设计理念,为传统金融资产上链提供了标准化的合规解决方案,其模块化架构与机构级背书使其成为连接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的关键桥梁。